火速报名!第八届国际车用复合材料创新研讨会掀起可回收绿色风暴!
来源:中国复材展组委会 2025-09-01 21:45:57
本文阅读次数:632
文章关键词: 国际车用复材研讨会原文: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128-16493.html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24年产销均超3100万辆,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286.6万辆,占全球70%,展现出强大的市场规模与技术主导力。随着中国车企规模化制造和海外布局的推进,中国技术输出影响力持续增强。欧洲则在材料工艺与低碳标准方面具备高端研发优势。双方技术互补性强,需通过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尤其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回收碳纤维等环保轻量化领域,有望成为未来的战略支点。
“ 国际车用复合材料创新研讨会 ”是中国国际复材展同期举办的“国际车用复合材料创新体验日”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自创立以来,该活动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汽车主机厂、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及复合材料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着展示全球领先复合材料汽车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分享汽车复材研发及工程化成功经验,探索汽车领域复合材料应用未来的初心使命,中国国际复材展愿携手国际知名企业为全球汽车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贡献绵薄之力。
本届研讨会将特邀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和复合材料供应商,聚焦全球新能源汽车绿色复合材料应用经典案例,向公众展示国内外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生物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制造水平,介绍先进的多材料高效连接技术,分析欧洲复合材料回收法规对汽车产业链的冲击,展望未来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 会议名称:第八届国际车用复合材料创新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5年9月17日,10:00-16:30
- 会议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M601 会议室,场馆 2 楼(5、6 号馆间 8 米层)
- 会议场次:共9场报告,30分钟/场,5分钟提问
- 会议语言:中英双语,同声传译
- 会议收费:免费。
报告详情:
Michel COSTES,法国Inovev公司总裁
四十年来致力于推动可持续汽车工业发展,是汽车制造与复合材料专家。曾任职雷诺塑料业务单元及罗纳普朗克公司汽车业务全球总监,后创立知名汽车行业咨询公司Inovev并担任总裁,专注于创新分析与产业支持服务。
Jamel TAGANZA, 法国Inovev公司副总裁
自幼痴迷汽车产业,职业生涯横跨研发、工业及IT领域。后加入汽车对标公司Mavel积累全球行业经验,并凭借创始人米歇尔·科斯特的指导与国际人脉,于2010年共同创立汽车咨询公司Inovev,专注于市场与技术赋能。

本次会议聚焦重塑全球市场的几大趋势:AI正变革沟通方式,驱动自动翻译与内容创建;汽车电气化全球发展不均,中国车企加速进入欧洲市场;复合材料领域欧洲仍处研发,中国技术已成熟并获市场青睐。中欧在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与循环经济方面均存在合作机遇。

1984年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应用数学与工程学校(ENSAM),曾在国际化工集团利安德(现路博润)、陶氏化学、巴斯夫、英力士担任多个管理职位,专注于汽车热塑性塑料业务发展。2015-2018,英力士汽车业务全球副总裁。2018-2020,英力士集团复合材料总监;2020-2022,英力士创新部门高级副总裁;2023-2024,LG化学欧洲创新经理;2025年创立Sustinplas咨询公司。

新的《欧洲报废车辆法规》将在未来五年内标志着政策上的重大转变,这不仅体现在旧车辆的处理上,还体现在欧洲新车的设计上,即从2031年起,新车必须符合该法规的要求。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欧洲报废车辆法规》对汽车塑料部件的主要影响,特别是与塑料回收含量、应用以及相关技术和商业挑战有关的影响。

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业,在复合材料行业从业23年,先后在法国圣戈班维特克斯、德国迪芬巴赫、意大利朗基尔工作,担任技术、市场和管理工作。对复合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现任职于朗基尔集团中国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中国业务。

报告将介绍最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优势。目前的趋势是将连续纤维使用在承载区域以提高性能。连续的纤维排布可以很好地将载荷传递出去,并充分利用连续纤维的强度优势。

主要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再生碳纤维高价值再利用研究及环境影响性评价研究。成功开发国内第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规模化回收技术和装备,该项技术已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增补到2015年《车用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通用判定指南》行业规范。

报告将围绕国际主流的碳纤维回收技术,结合南通复源多年来将高品质回收碳纤维应用到汽车领域的实践经验,展示再生碳纤维的成本优势,及其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升级的无限潜力。

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现任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总监。长期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量产工艺的开发工作,包括HP-RTM、湿法模压、热塑模压注塑等工艺,参与国内外多家汽车主机厂的碳纤维制品量产项目,现负责研发中心的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工作。

概括复材行业回收碳纤维产品的技术路线,并汇总最新的产品应用案例。同时介绍HRC的回收碳纤维材料特点,分享其再利用的汽车产品。

报告介绍传统电阻焊和焊接能量传导优化技术,实现热塑性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有效连接,提升零件强度、缩短工艺时间。报告系统介绍了ERWin®技术作为汽车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复合材料连接的解决工艺,实现轻量化混合车身大规模制造的可能。

硕士学位,拥有近10年车用碳纤复材开发经验,曾供职于河北康得、江苏亨睿等头部碳纤维制品公司,先后主导车用碳纤维外观预浸料国产化开发、车用结构胶低成本选型、超轻质强三明治碳纤维顶盖开发和锻造纹热压罐外观件产品开发,致力于车用复材的低成本轻量化方案推广,长期跟踪低成本高效率碳纤复材工艺技术。

报告将在分析车用复材与传统金属材料的竞争关系后,聚焦碳纤/玻纤复材的低成本应用路径,以吉利碳纤维外观件发展为例,重点介绍短切碳纤注塑这一高效率、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及其未来前景。

高级工程师,东华大学学士及博士学位,2010 - 2011年佐治亚理工访问学者;2014-2022年,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要职务,开展植物纤维聚丙烯材料开发、改性材料气味和VOC提升等多项研究工作,并多次获奖,推动了新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2022年10月起担任上海蔚来汽车新技术方案部新材料研究组主任工程师,负责开发低碳、低成本、高性能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已取得拉动供应链、开发生物基纤维复合材料等成果。

将介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和可持续化中的关键应用(如内饰、非结构件),分析其性能优势与挑战,并展望在环保法规与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向更高性能、更广应用领域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中国法雷奥公司热系统担任材料经理职位。主要负责热系统非金属材料的应用、CAMDS/IMDS的审核、供应商技术交流、内部技术支持的工作,以及中国区国际材料协调员。

主要介绍复合材料相对于金属件在性能、工艺、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介绍复合材料目前主要运用在哪些结构件上。
主办方在位于
【7.1号馆 7R32号展位】的“创新产品展示区”同期展示十余件复合材料汽车部件,欢迎各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
文章来源: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128-16493.html文章关键词: 国际车用复材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