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统计数据,中国是世界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680亿元人民币左右,全球占比约35.3%;产量约为670万吨,全球占比约为42.3%。近年来,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6%左右。
深圳,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双核引擎之一,其影响力所覆盖的华南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先锋、技术创新之摇篮、资本市场之焦点、联通内外之门户。
区域内,已明确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明确了“包括新型复合材料在内的前沿新材料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复合材料行业在华南地区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内,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校院所、产业基地和金融服务机构,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动力,为复合材料行业的突破性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金融保障。
区域内,尤其在广州、东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汇集了大批复合材料优质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居多,技术水平先进、发展思路灵活、对外贸易活跃,培育出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区域内,集中了各终端应用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包括华为、广汽、比亚迪、中兴通讯、TCL、明阳风电、亿航智能、小鹏汇天、众擎机器人等,高性能复合材料需求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1、低空经济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低空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5万亿元, 2035年将达到3.5万亿元。广东省汇聚了大疆科技、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广汽集团等龙头企业。省内将依托广州、深圳、珠海三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强化引领支撑,发挥佛山、江门、惠州、东莞、中山等市制造业配套优势,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
2、体育休闲
该领域被誉为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压舱石。《2024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用量的16.6%、销售收入的16.7%来自体育休闲领域,而中国相应比例分别为28.1%(39,231吨)和27.1%。2024年,中国该领域的碳纤维需求量达到2.55万吨。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阵地,华南地区的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较早,涌现出一大批以体育运动器材为主要经营产品的复材企业,成为行业的重要聚集地。
3、汽车制造
202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其中,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361.78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27.5%,居全国第一,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广东造”。广东省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拥有以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三角相关地市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4、电子信息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16.19万亿元,手机产量16.7亿台,微型计算机设备3.4亿台,集成电路产量4514亿块。其中,广东省营业收入5.34万亿元,手机产量6.83亿台,微型计算机设备7681.83万台,集成电路834亿块。省内骨干企业包括华为、中国电子、富士康、OPPO、TCL科技、立讯精密、维沃、富泰华、中兴通讯、TCL等。到2025年,广东省将建设成为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集聚区。
5、海上风电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04GW,全球占比50.5%;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1.27GW,全球占比49.6%。“十四五”以来,广东连续4年海上风电年度新增并网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呈现出粤东粤西两翼并进的态势。截至2025年6月,广东已有27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2025年,广东共有26个海上风电项目入选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高达140万千瓦。
6、轨道交通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4.8万公里。2025年,全国计划投产新线2600公里以上。 2024年6月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到2035年,广东省铁路运营里程达6500公里,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3600公里。
7、商业航天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2.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2%。2025年,全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猛增至500余家,国内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小卫星需求爆发式增长,全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到2026年,广东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建设5个以上商业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阳江等地为支点,全省协同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
8、船舶制造
2024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2%,各项指标市场份额占比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24年10月末,中国船长徐京坤驾驶全碳纤维单体赛船 “海口号”参与2024年旺代环球帆船赛。2025年1月,全国最大载客量碳纤维高速客船“新明珠3”在香港正式交付,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交通发展提供绿色节能环保的示范作用。
连通五洲四海 · 桥接华夏内外
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秉承粤港澳大湾区拼搏进取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及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凭借广大的市场空间和成熟的产业配套,打造连通五洲四海,影响力辐射周边大洋洲、东南亚直至南亚、西亚、非洲地区,促进头部企业国际化发展、初创公司打响知名度、金融机构锁定标的、高校院所转化成果的国际性复合材料创新平台。
积极响应·融入华南
组委会经过调查发现,业内头部企业多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整个华南地区的发展前景,有意借助展会平台建立与当地市场的直接联系。展会创办3年来,已有一批先锋企业抢先在区域内进行前瞻性布局。

展会特色活动
1、创新产品展示区
深度挖掘全球复材行业创新产品,组织权威中外专家团队审慎评议,提供免费现场展示和市场推广机会,以及国内外复合材料行业专业媒体的全面报道。自展会创办以来,已有百余件创新产品获得展示机会。
2、先进复材体育装备展示区
活动聚焦先进复合材料在体育装备领域的创新应用,设立“纤”锋竞技场专题展区,为广大先进复材体育用品供应商提供全方位品牌赋能,探索未来运动装备的先进复材密码,推动体育装备制造技术升级。
3、“行业观察与市场趋势”主题发布会
发布会以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和终端应用为切入点,邀请权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咨询公司、资深专家发布年度报告,梳理过往、剖析现状、展望未来、交流应对措施。会上,将重磅发布《2025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4、“复合材料助力低空经济”高层论坛
论坛将邀请低空产业链上下游先锋企业,聚焦中国高性能复合材料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现状与广阔市场前景,探讨低空飞行器复合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与材料差别化需求,剖析行业高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供需对接会
邀请知名品牌终端及制造企业现场征集供应商,通过需求发布+供需1V1精准对接的形式,为产业链上下游搭建高效对接、交流合作和采购洽谈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6、现场演示培训会
集中展示复合材料成型数字化工艺与自动化装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实践,通过现场演示的形式,直观呈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