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China Composites Expo
扫描二维码
资讯天天发
您的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中复神鹰张国良:掌握万吨级碳纤维生产技术,到2026年产量要翻番
来源:央广网  2024-04-15 09:43:18
本文阅读次数:489

原文: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6-14261.html       “中复神鹰掌握了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制造技术,有力地推动国产碳纤维做大做强。”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日前做客《沪市汇·硬科硬客》第五期节目“国产新材料再进阶”时表示,国产碳纤维大批量投产对国内经济在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复神鹰是国内首家瞄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实现碳纤维国产化批量生产的企业。”张国良同时介绍,对于中国碳纤维产业来说,2022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国产碳纤维用量历史上首次超越了进口量。

       对于行业及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张国良持乐观态度。“应用就是机遇,我觉得碳纤维应用面很宽。”张国良表示,到2026,中复神鹰的产量要翻一番,从3万吨到6万吨。

       此外,张国良认为,当前新材料领域还存在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必须对科研体制进行优化。“企业一定要有它的实力,一定要有它的人才,一定要和科研单位好好地结合起来。”张国良表示。

中复神鹰董事长 张国良

       国内首家实现碳纤维国产化批量生产

       中复神鹰是集新材料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属于产业链的中游新材料制造。公司主要产品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及下游预浸料应用领域。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的无机纤维,其单丝直径仅有头发丝直径的1/8,但强度确实钢的7-8倍,能有效满足诸多领域结构材料对高强度和轻量化的双重要求。

       正因为碳纤维独特的性能优势,使得其作为上游原材料在宽体大飞机、火箭、高铁、汽车等高端应用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多点开花,应用前景广泛。

       “但恰恰也是因为碳纤维这一材料的重要性,早期遭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市场封锁。”张国良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复神鹰立足自主创新,率先实现了国产碳纤维从“0”到“1”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加快规模化发展,掌握了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制造技术,有力地推动国产碳纤维做大做强。目前,公司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位居全球领先地位。

       “我们是国内第一个瞄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实现碳纤维国产化批量生产的企业,在2017年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国良介绍。
       据张国良介绍,对于中国碳纤维产业来说,2022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国产碳纤维用量历史上首次超越了进口量,且在中国市场总需求量的比例直接飙升到60.5%,比2021年增长了53.8%。

       不用碳纤维做不了大飞机

       张国良认为,国产碳纤维大批量投产对国内经济在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像我们国家做的C919、C929飞机,C919的11.2%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929的50%以上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如果不用这个材料,飞机做不了这么大。”张国良强调,所以碳纤维材料,对中国的大飞机非常重要。

       不仅是大飞机,张国良认为,碳纤维在哪一个行业应用,带来的都是一场革命。

       碳纤维未来很大的应用在建筑上,南京大桥的维修,武汉长江三桥的维修,九江大桥的维修,每一次维修都要用到几百吨碳纤维。”张国良表示。

       至于为什么过去碳纤维难以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是因为没有国产化。

      “过去国外只是给我们民用纤维,军用纤维是不供应的。民用的也是有时候给,有时候不给,价格有高有低,所以当时国内碳纤维应用就很少。”张国良解释。

       而扩大国内碳纤维应用,成本问题也要解决。

       “碳纤维的成本要做低,要让各行各业用得起;品种要做多,要让各行各业能够适应;性能要做好,要满足高水平的需要,一定向世界最好的碳纤维看齐。”张国良表示。

       “下一代碳纤维的性能还要提高一倍,这是我立下的目标。”张国良表示,相信碳纤维新材料带来的国内一些行业变革和革命的效果会逐步地显现出来。

       科创板让企业发展快了好几年

       2022年4月6日,中复神鹰成功登陆科创板。

       公司年报显示,上市当年,募投项目之一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也正是依托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的投产,2022年公司产能规模超万吨,位居国内前列。

       而到了2023年底,中复神鹰总产能已达到2.85万吨,产能规模跃居世界前三;根据中国化纤协会文件,公司碳纤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相较上年期末的1.45万吨产能,2023年5月神鹰西宁二期1.4万吨项目的投产推动了公司产能规模的再提升,为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快持续助力。

       “我认为科创板定位对真正科创型的企业确实很有帮助,扶持了不少的好的科创型企业。上了科创板,对企业促进是非常大的,让我们企业发展快了好几年。”张国良特别指出,科创板投资人“很厉害”,“他们比我们还要熟悉行业,把行业研究得非常深、非常透,指导、促进了企业的进步”。

       到2026年产量要翻一番

       展望未来,张国良报以乐观态度。

       “应用就是机遇,碳纤维的应用面很宽。”张国良称,“2026,我们的产量要翻一番,从3万吨到6万吨。”

       中复神鹰2023年年报称,为满足下游应用需求,在压力容器、光伏热场、风电叶片领域定制化地开发了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碳纤维产品,其中压力容器、碳/碳热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15%。

       未来随着公司规模化优势的进一步凸显,将有效满足下游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同时神鹰上海碳纤维航空预浸料项目的后续投产,将进一步保障国内碳纤维行业的产业链协同与供应链安全,并将加速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在表达对行业及公司乐观预期的同时,张国良同时强调,要优化科研体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很多,真正的转化很难。”张国良举例,有一所大学里一帮老师在研究碳纤维,居然有五个实验室,一个老师一个实验室,互不通气,没有形成一种合力。

       “跟学校的合作大部分是我出题目,我会去了解高校这方面的基础,能做的话我就跟他们合作,而且提前给他们研究经费。”张国良表示,结果是这种合作大部分都能成功,对于提高中复神鹰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和成果的转换,卓有成效。 文章来源: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6-14261.html
上一篇: 天津波音航空复合材料厂房扩建完工
下一篇:成都鲁晨新材高压绝缘、高强度框架助力国家可控核聚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