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China Composites Expo
扫描二维码
资讯天天发
您的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威海光威复材:小鱼竿“钓”出复合材料产业新版图
来源:威海工信  2024-09-29 09:33:48
本文阅读次数:165

原文: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6-14987.html       9月23日9时许,走进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用新材料板块生产车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生产场景立现眼前——  


       与1998年引进的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仅一墙之隔的厂房内,历经26年的迭代升级,10条自动化、智能化纯国产新式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正依托看不见的数据网络,以“8倍速”满负荷运转。  

       “这10条国产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产线。”光威复材通用新材料板块总经理段长兵说。同时,这些被贴上“年代标签”的生产线,更见证了我国碳纤维材料实现从无到有,再到领跑全球的发展历程。  

       1997年,历经十年发展的光威已将钓具产业做到了全球领先,并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碳纤维钓竿的民营企业。然而,财富、荣誉“双丰收”的光威,遇上了“成长的烦恼”——随着碳纤维钓竿业务量的增长,光威对碳纤维预浸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彼时,碳纤维预浸料只能依赖进口,国外碳纤维预浸料供应商还对我国碳纤维下游企业“卡脖子”。  

       “预浸料就是纤维与树脂结合后的材料。虽说1987年光威已开始生产玻璃纤维预浸料,但与碳纤维预浸料所需的技术及设备完全不同,且国内当时无法提供。”段长兵说。  面对核心材料受制于人的发展困境,自主生产碳纤维预浸料成了光威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段长兵回忆,那时光威提出“材料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解决不了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梗阻”,国内钓具企业就永远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何况光威在当时是全球重要的钓具生产基地,必须当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围绕钓具行业上下游和横向领域发展,带领全国钓具企业闯出一条新路。  

       就这样,1998年,力排万难,光威拿出一半利润从国外引进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并组建起一支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术的专业化团队。此时,主攻技术领域的段长兵入职光威,也成为了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的技术团队成员之一。  

       在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加持下,光威很快实现了碳纤维预浸料的批量生产。该生产线投产的第二年,创收便超3000万元。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产量增加,这台设备渐渐“跟不上趟”了:受工艺限制,该设备的加热功能无法精准匹配实际生产需求,这对碳纤维预浸料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为保障进口的昂贵机器精确稳定运行,段长兵和技术团队成员开始对机器构造进行调整,更改加热辊的排列顺序,使其受热面更加均匀。  

       别看只是一次机器零件的优化调整,却让光威坚定“要把关键技术、材料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此后,段长兵同技术团队成员对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实际生产工艺,将进口设备内设的2条加热辊换成4条;将树脂熔融工艺由手动改为全自动,省去复杂的人工操作流程。  

       以单个设备的突破为起点,2001年,在段长兵和技术团队成员以及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由光威自主研发的首条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应运而生。依托生产线的自主研发技术,团队还逐一攻克宽幅碳纤维复合布生产用树脂配方、超薄玻璃托布、PE覆盖薄膜、复合布生产工艺等7项技术难关,填补国内空白。  

       基于光威完全掌握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的核心技术,国外市场对国内采取相关技术封锁与设备出口管制也逐渐被打破,带动我国碳纤维预浸料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向好的发展,让段长兵和团队成员倍感自豪。  

       如今光威生产的碳纤维已经用在了诸多“大国重器”上。这份自豪,也推动着以段长兵为代表的“光威人”,在自主创新这条路上步履不停。  

       “目前,我们正加快打造碳纤维预浸料智能车间,将实现自动涂胶、在线检测等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运转。”段长兵说,考虑到碳纤维预浸料是碳纤维制造的下游产业,因此,待该产线智能工厂投入使用后,他们还将继续对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设备进行迭代升级,确保能够精准适配碳纤维复合材料未来发展需求,为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登上国际舞台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6-14987.html
上一篇: 深蓝航天实施我国首次可入轨运载火箭高空回收飞行试验
下一篇:向“新”而行,聚“材”成群——临港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按下发展“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