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China Composites Expo
扫描二维码
资讯天天发
您的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全球首创!100%生物基碳纤维诞生!
来源:复材行业中心  2025-10-13 09:04:09
本文阅读次数:889

文章关键词: 晓星 生物基 碳纤维

原文: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4-16563.html  10月8日,韩国晓星集团(HYOSUNG)对外宣布,其联合美国化学技术初创公司 Trillium 完成关键技术突破 —— 成功将植物基原料制备的 100% 生物基丙烯腈(ACN)聚合成生态聚丙烯腈(PAN),此举标志着全球首款完全摆脱石油依赖的生物基碳纤维原料正式诞生,为碳纤维产业绿色转型打开全新空间。

       技术突破直击产业 “环保痛点”:从原料端重构碳纤维生命周期

        碳纤维产业长期面临 “高性能与高碳排” 的矛盾 —— 作为高端制造的关键材料,传统碳纤维生产高度依赖石油基丙烯原料,从上游炼化到下游聚合,全流程碳排放居高不下。而此次晓星集团的技术突破,恰恰从产业链源头解决了这一核心问题。

       据了解,聚丙烯腈(PAN)是当前全球 90% 以上碳纤维的核心原料,其品质直接决定碳纤维的强度与刚性。此前行业虽尝试开发生物基碳纤维,但多为 “石油基 + 生物基” 混合原料,未能实现 100% 生物源替代。此次 Trillium完成的聚合实验,首次以纯植物基原料制备出生物丙烯腈,并成功转化为符合碳纤维生产标准的生态 PAN,意味着碳纤维的 “石油依赖症” 被彻底治愈。

       “按现有生产工艺测算,用这种生物基原料制造高性能碳纤维,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可减少15%~25%。” 晓星集团相关技术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这一减排幅度在高端材料领域尤为显著,“以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 T800 级碳纤维为例,每生产 1 吨传统产品约排放 8 吨二氧化碳,而生物基版本可直接减少 1.2 吨至 2 吨碳排放,对制造业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具有关键意义。”

  性能与场景双重适配:已获车企、航空巨头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这款生物基碳纤维并非 “环保优先、性能妥协” 的产品。测试数据显示,其强度、刚性及耐久性与传统石油基碳纤维持平,部分指标甚至因植物基原料的分子结构特性略有提升,完全满足高端制造领域的严苛要求。

       从市场应用来看,该技术已获得头部企业的积极响应。目前宝马、奥迪等车企已将生物基碳纤维用于汽车车身框架与内饰部件 —— 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生物基碳纤维重量可减轻 40% 以上,能直接提升车辆燃油效率或续航里程;波音、空客则在支线飞机的舱内结构件中试点应用,通过材料轻量化降低飞行能耗。

       “过去车企顾虑生物基材料的成本与稳定性,现在晓星的技术突破让这些担忧落地。” 一位长期跟踪汽车材料创新的分析师指出,随着生物基碳纤维商业化推进,未来新能源汽车、高端运动器材等领域可能迎来 “材料替换潮”,“比如一款纯电 SUV 的车身若全部采用生物基碳纤维,续航里程有望提升 50 公里以上,同时整车碳排放进一步降低。”

       加速商业化落地:瞄准汽车、风电、航空三大赛道

       对于这项新技术的后续规划,晓星集团明确表示将全力推进商业化进程,初期重点聚焦三大高需求领域:一是汽车轻量化,为新能源车企提供车身、底盘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二是风电装备,利用生物基材料的耐候性,开发大型风电叶片专用碳纤维;三是航空航天,与国际航空制造商合作,探索在客机结构件中的规模化应用。

        “我们计划在 2026 年完成中试线建设,2027 年实现万吨级生物基 PAN 产能,逐步替代现有石油基原料生产线。” 晓星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与欧洲、北美多家材料采购商签订意向协议,“生物基碳纤维不仅是环保选择,更是未来高端制造的‘标配’,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输出,推动全球碳纤维产业进入‘碳中和生产时代’。”

       业内专家则认为,此次技术突破的意义远超单一产品创新。“它为全球高性能材料产业提供了‘绿色转型范本’—— 不再是‘先发展、后减排’,而是从研发源头就嵌入环保基因。”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一位专家表示,随着生物基技术的普及,未来碳纤维、高端塑料等材料领域可能迎来 “生物替代浪潮”,为全球制造业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4-16563.html

文章关键词: 晓星 生物基 碳纤维

上一篇: 梅赛德斯-AMG车队在W16方程式赛车中采用生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下一篇:全球首座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重载铁路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