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技术创新硬核实力,巨石两款高新产品行业领先!
来源:中国巨石 2025-08-21 14:16:44
本文阅读次数:253
文章关键词: 中国巨石 玻纤原文: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6-16396.html 近日,公司产品收获了两项荣誉,专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增强PP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获评“2025年浙江制造精品”,“抗热氧化增强尼龙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榜“2025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硬核实力。
这两款产品的开发,不容易。“这两款产品都是我们针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自主研发的,特别是‘抗热氧化增强尼龙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这款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产品研发中心主任章建忠谈起这两个“一手培养的孩子”,也是笑容满面。2019年,随着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在汽车、电气工业等对耐热性比较高的领域使用日渐广泛,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但彼时公司原有的增强尼龙用短切原丝产品,其力学性能以及热氧老化性能方面不佳,更无法完全满足客户在此类产品上越来越高的抗热氧化性能要求。
“巨石可否配合我们研发一款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能、高分散性、低浮纤的增强尼龙用玻纤产品?”客户递上了“橄榄枝”,而章建忠和他的研发团队也早已有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这块“骨头”硬在哪里?
浸润剂,这个一直被视为是玻璃纤维生产过程和应用过程中的“能力担当”是难点之一。章建忠和团队经过了30多次的调试,100%自主开发了全新的浸润剂配方体系,并创新引入一款新的相容剂,通过相容剂这座“桥梁”将玻纤和树脂更紧密地结合,提升产品性能。
但更让他们压力倍增的就是这第二个难点——长达3000个小时的耐高温性能测试!
太阳东升西落是24个小时,冬去春来一个季节约2160个小时,而这款产品公司自测3000个小时+客户测试3000个小时,光光一次耐高温性能测试就需要大半年。如此高的时间成本让研发团队打起了200%的精神。
经过一年多的测试认证,2022年,“抗热氧化增强尼龙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研发成功,其耐高温性能一举超越公司原有产品和市场同类产品,并打破了行业“天花板”,成功实现了公司高端产品人有我优。
立足市场、补齐短板,长远规划、超前布局是巨石产品研发一直遵循的准则。“新能源汽车增强PP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的研发,就是公司为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准备。
“新能源汽车增强PP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的应用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翼子板、全塑车身板、内饰门板等材料,一辆新能源汽车中,其使用量可以达到几十公斤,与传统的金属合金材料相比,能实现30%以上的减重。
不比其他领域,汽车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向来严苛。“新能源汽车增强PP用这款产品的研发历时两年,研发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要提升产品的耐水煮性能。”章建忠回忆道。耐水煮性能直接影响了最终汽车配件的使用寿命,性能越好,配件在风吹雨淋的情况下就越不容易老化。为达到下游客户严苛的认证要求,研发团队不断调整浸润剂体系,提高产品的耐水煮性能,泡在客户实验室几天蹲测试结果那更是常有的事。2023年,该产品研发成功,性能领先同行,并通过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证,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得益于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创新,“新能源汽车增强PP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 “抗热氧化增强尼龙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这两款产品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公司带来全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巨石通过建立完善大研发体系,不仅研发了众多“拳头产品”,为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解决方案,助力玻纤上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还开发众多新工艺新装备,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未来,巨石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压奋进,再创佳绩。
文章来源:http://shenzhen.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6-16396.html文章关键词: 中国巨石 玻纤